什么是 Web 3.0?
Web 3.0 被定義為萬維網的新的和即將到來的迭代,這是一個建立在分布式賬本技術和語義架構之上的公共網絡,以實現去中心化、個性化、沉浸式和代幣驅動的經濟。本指南概述了互聯網的未來以及將用于創建它的技術。
Web 3.0 是萬維網即將到來的新迭代,它是一個建立在分布式賬本技術和語義架構之上的公共網絡,可實現去中心化、個性化、沉浸式和代幣驅動的經濟。
Web 3.0 是預計的第三次互聯網浪潮,其中網站和應用程序可以利用 ML、大數據和去中心化分類賬技術 (DLT) 等技術以類似人類的方式管理數據。萬維網的發明者 Tim Berners-Lee 首先提到 Web 3.0 和語義網,并計劃使其高度自治、智能和可訪問。
數據將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互連,這將大大超過我們當前的互聯網版本(Web 2.0),其中數據主要存儲在集中式存儲庫中。人類和機器人都將能夠與數據進行交互。然而,程序必須在概念上和上下文中掌握信息才能實現這一點。因此,Web 3.0 的兩大基礎是語義網和人工智能(AI)。
由于 Web 3.0 網絡使用去中心化協議——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基本構建塊——我們可以預測這些技術與其他領域之間存在相當大的融合和共生關系。它們可以互操作、輕松連接、根據智能合約進行計算機化,或者用于支持從非洲的小額支付到使用 Filecoin 等應用程序進行公平透明的 P2P 數據共享和存儲的任何事物,此外還可以徹底改變每個組織的管理和流程。當前的 DeFi 技術只是未來事物的開始。
Web 3.0的演變
如果說 Web 1.0(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由一小群人組成,為更廣泛的受眾生成內容,那么 Web 2.0 則由數百萬用戶組成,為大量受眾開發內容。Web 2.0(2000 年代至今)比強調閱讀的 Web 1.0 更強調交互和貢獻。
這種互聯網形式主要關注用戶生成的內容 (UGC)、效率、參與度以及與其他設備和系統增加的通信。在 Web 2.0 中,用戶體驗至關重要。因此,此 Web 表單負責構建社交媒體、合作伙伴關系和社區。因此,Web 2.0 被認為是現代大多數用戶在線參與的主要方法。
Web 2.0 被稱為“社交互動網絡”,而 Web 1.0 被稱為“只讀網絡”。Web 2.0 是其前身的升級和擴大版本,因為添加了 JavaScript 框架等 Web 瀏覽器功能。Web 3.0 代表了互聯網發展的下一步,使它能夠以接近人類的方式理解信息。
換句話說,Web 3.0 暗指一個新的、增強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環境,獨立于任何類型的中央權威。Web 3.0 對區塊鏈技術的利用有可能改變互聯網的使用。它有能力賦予 Internet 一個全新的維度。個人可以以不可替代代幣 (NFT)的形式購買、擁有、出售數字材料并從中獲利。一旦 Web 3.0 被廣泛使用,許多區塊鏈應用程序,例如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s) 將越來越受歡迎。